从1952年第一次评酒开始到1989年第五次评酒结束,五次评酒共评选出17款中国名酒和58种中国优质葡萄酒。
几十年的风风雨雨,很多中国名酒和中国优质酒早已不复存在,有的甚至破产了,永远地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。
经过多年和几个月的奋斗,实力雄厚的白酒企业越来越强,阶级分化明显。
如今,打破既定的等级制度更加困难。
一、分离
葡萄酒供不应求怎么卖?这是酒企的梦想,现在茅台实现了。
茅台酒是好酒。
生产周期长,工艺独特,尤其是挂钩技术,是必须的。
无论是原材料控制还是生产过程管理,茅台都是葡萄酒企业中的佼佼者。
目前中国白酒可以分为两种,一种是茅台酒,一种是其他白酒。
不是茅台好到可以脱颖而出,而是它的属性已经从白酒演变为投资和交易产品。
我写过很多次茅台,要么暴露它的缺点,要么破坏它。有人说我遇见茅台就黑,看到酱香就踩。
什么是黑色?什么是踩踏?有些人可能不明白。
我们从来没有说茅台不好,也没有说茅台做酒不认真,只是对其万能的营销手段有点反感。
有些炒茅台、安家茅台的人,没看到有人说茅台根本没有。
网络上有无数软文称赞茅台。许多在茅台附近谋生的人,没有看到有人说茅台的坏话。
如果你敢跳,他们想把你打倒在地,跺一万英尺。
他们坚信茅台酒是被女孩子软弱的脚踩的,茅台酒堪比灵丹妙药。茅台酒永远稀缺,价格永远上涨。
其实,抛开各种故事,茅台只是一瓶酒。它最大的价值是喝酒,而不是投资增值。
房是用来住的,酒是用来喝的。这就是命运。
短期的上涨并不意味着它永远不会上涨或下跌,它迟早会恢复到自己的价值。
如果你把茅台当作投资产品,你应该知道“投资是有风险的,入市一定要谨慎!”
有些韭菜很伤心。他们喜欢听镰刀讲故事西凤酒白酒招商,而且他们始终相信。
二、霸王
自从五粮液被茅台抢走白酒一哥的宝座后,他一直在努力追赶。
经过十多年的努力,差距不仅没有缩小,反而越来越大。
茅台高价卖,一瓶难求;五粮液价格倒挂,要控量保价;同一种酒有很大的不同。
根本原因是五粮液没有财务属性,没有盈利作用。这只是一瓶酒。
茅台涨价时,五粮液涨价压力最大!市场不认,不涨!他们也害怕被其他觊觎他们的葡萄酒公司超越。
不仅要努力追赶茅台,还要打压其他酒企。
茅台是老大,可以高枕无忧。老二五粮液就谨慎多了。
好在酒王的名声还在。没有茅台,五粮液依旧是霸主。
三、变换
茅台老大,五粮液第二。目前没有争议。
至于第三名,竞争激烈,充满变数。
争夺第三名,国有化是基本门槛。
1、洋河新八名酒
2000年以来,洋河一直是白酒行业最大的黑马。
从1990年代濒临破产到2011年泸州老窖逆袭,市值一度超过五粮液,堪称行业奇迹。
2003年,洋河推出蓝色经典系列“海、天、梦”广告,风靡全国。
依靠柔和的口感、统一的色系、渐进式的广告宣传,洋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。
自2011年超越泸州老窖以来,洋河一直占据行业第三的位置。
洋河的产品一直都是靠团战取胜的。到目前为止,还没有高端大件。随着消费的两极分化,洋河的增速开始放缓。
今年洋河开始着力打造梦之蓝的M6+,老三的位置能否稳固还不得而知。
2、泸州老窖,四大名酒
曾经是浓香的鼻祖,浓香的创始人。
举办白酒技术培训班,多家白酒企业接受过技术指导。
泸州老窖的辉煌时刻,产销量是郎酒、剑南春、五粮液、全兴大曲(水井坊)的总和,位居前四。
1980年代末,泸州老窖定位错误,加上管理混乱,品牌影响力迅速下降,最终被五粮液反超。
在五粮液成为白酒之王之前,单粮鲁香是主流,杂粮是少数。
现在形式颠倒了,单粒浓香成了稀有品种。
2001年,泸州老窖正式推出“国窖1573”,开始扭转中低端形象,进军高端市场。
20年市场孕育,国胶1573成长为全国高端产品。
如果产能跟得上,千元价格稳定,泸州老窖将成为第三名的有力竞争者。
3、汾酒,四大名酒
汾酒,曾经的白酒老大哥,曾经在中国名酒的产销量上占据半壁江山。
1980年代后期的定位失误和1990年代后期假酒案的影响,导致汾酒从民族品牌退化为区域品牌。
进入新世纪,汾酒专注打造高端青花汾酒系列,称之为“骨子里的中国”和“中国酒魂”。
汾酒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精湛的酿造技艺,再次走出山西。它的恢复速度非常快,尤其是近年来,它的产销量猛增。
汾酒不同于其他高端酒企业,其低端产品也在加速国产化,如玻璃汾、牛奶玻璃汾、出口瓷瓶汾酒都具有良好的口碑和销量。
在洋河疲倦、泸州老窖成长速度放缓之际,汾酒的表现却出众。
这位前任老板的未来会怎样?值得期待。
4、剑南春,新八名酒
过去人们常用“毛无忌”来概括中国名酒的前三名。
近年来,随着泸州老窖、洋河的迅速崛起,有人开始用“毛五鹿”、“毛五羊”来代替原来的说法。
相比其他名酒,剑南春有些保守,尤其是价格。
2010年剑南春360元,五粮液500元左右,茅台600元左右。
如今剑南春的价格是489,十年涨了129。
五粮液几乎翻了三倍。至于茅台,无法计算,因为价格每天都在变化。
2019年晶剑南春单品销售额突破120亿元,成为继茅台、五粮液之后第三个单品进入百亿俱乐部的品牌。
百亿销售额,意味着水晶剑的销售额超过3000万瓶,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剑南春拥有极强的渠道力。
在300-400的范围内,剑南春依旧是王者。
随着消费的两极分化,中端产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。
剑南春能否脱颖而出?也值得期待。
四、突破
已经实现国有化的品牌都在争夺地盘。
区域品牌要抵制民族知名品牌的压迫,也要化解其他本土酒企的攻击。</p>
从长远来看,守住大本营就是在等死,走出去就是找死。反正他们都死了,还要为生存而战。
一些区域性品牌想要突破重围,在保住大本营的同时走出去。
敢于突围的都是强势的区域品牌。
1、古井贡酒,老八名酒
古井贡酒是老牌名酒,连续四年获得中国名酒称号。
在操作上,古井宫酒的思路很生动。
1980年代末,中国名酒第一个降级降价,拉开了名酒降级的序幕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
现在古井贡酒的主流产品还是比其他品牌低2度。
2008年,古井贡酒“年纯”系列产品上市,并提交注册申请。
和五粮液吵了七年,终于注册成功,把TM换成R了。
2016年,古井贡酒引进中国名酒黄鹤楼,加快国有化进程。
古井贡酒的国有化之路并不平坦。受疫情影响,黄鹤楼收入一落千丈。
安徽本土市场受到知名白酒和当地口窖的双重冲击。
古井贡酒的国有化任重道远。
2、西峰四大名酒
西峰是一款有趣的酒,曾四次获得中国名酒称号。我唯一一次犯错是因为错误的香味。
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西峰几十年的发展历程,那就是:“哀其不幸,怒其不争”。
西凤酒是四大名酒中表现最差的。因业绩欺诈、挪用公款、非法贿赂股权、过量增塑剂等原因,已连续四次IPO失败。
几十年来,西风一直一个人生活。
从内部看:产能很低,70%以上的基酒需要采购。
从外表看:这是一家独特的葡萄酒公司,其产品由经销商开发并在地面上摩擦。
截至目前,西凤酒还没有直系主打产品或系列。
它所宣称的“多品牌战略”,说白了就是各大OEM经销商之间的争吵。
内战高手,外战业余爱好者,西凤一直没能走出陕西。
3、醉酒,不是名酒
酒鬼酒的知名度很高。很多酒友认为它获得了中国名酒的称号,其实并没有。
1990年代兴起,1998年达到顶峰,位居行业第二。
定价和净利润均超过茅台,仅次于五粮液。
由于管理混乱,大股东不断吸血,酒鬼很快陷入泥潭。
2006年,历经波折的酒鬼被夹在糖果里,开始康复。
2012年,增塑剂事件爆发,酒鬼几乎走投无路。
2015年中粮接手,酒鬼再次开启国有化进程。
从一个边远地区的小酒厂,发展成为知名的民族品牌。
高端内参,中端酒,低端香泉都一样。
可惜的是我一个接一个地遇见了人,从第一层跌到了第二层,又从第二层跌到了第三层和第四层。
4、13大名酒之一的郎酒
2003年,郎酒推出红花郎系列,确定“意气风发,中国郎”的品牌战略,形成酱、合、浓缩、一树三花的产品格局。
郎酒的组合和浓郁的香气一直不温不火,“酱香型”红花郎系列大获成功,成为全国知名品牌。
郎酒酱香逐渐形成百年郎酒,岁月鱼,青花郎酒为高端,红花郎1号5、红花郎10主推,紫砂郎郎酒1989、郎酒1956、郎酒2002属于中低档格式。
2012年,郎酒的营收达到120亿。 2013年,受三工消费严控影响,郎酒业绩减半。
2015年,王俊林重新控制郎酒,将其裁减,并将推广重点从红花郎升级为青花郎。他打着“中国两大酱香酒之一”的广告,砸了茅台的车流,想弯道超车。
与此同时,郎酒斥巨资打造“郎酒庄园”。已投资100亿元,还将再投资100亿元。
把它打造成酒爱好者的圣地,世界知名的酒庄。
关于这家酒厂,我有点不了解。郎酒晒太阳的那些酒坛子,是为了提高酒的品质吗?甚至是建造仓库的钱?
郎酒的生意很大胆,一直都是用种马模式:中标会所招标模式,输给大海打工。
5、喜酒,中国名酒
以茅台为后盾,西酒发展迅速。也是因为茅台,西酒的经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。
郎酒、国泰冲刺A股时,只能在一旁看热闹。
2005年以来,喜酒加速发展。到2019年,喜酒的收入将接近80亿。
为了追求业绩增长,喜酒开发了越来越多的定制产品,瓶子也越来越花哨。
在自营产品方面,喜酒1988并没有延续茅台直接涨价的模式,而是通过发布新品变相提价。
羲玖重点打造的君品1988,市场反响普遍,1988仍是主力军。
喜酒的成长还不错西凤酒白酒招商,围绕着茂香的第二名,将与郎酒一争高下。
6、舍德,十七名酒
舍得源于沱牌曲酒。 2017年,沱牌舍得正式更名为舍得酒。
更名后的舍德酒业并没有一飞冲天,依旧不愠不火。面对其他酒企的打压,其主打产品舍得在提价方面表现乏力。
舍德为了提高产品利润率,先推出了智慧舍德,随后又推出了第四代品味舍德,希望在老酒概念上有所突破。
不过,市场反应依然波澜不惊,愿意走的路依然艰辛。
7、水井坊、全兴大曲、老八名酒
水井坊源于全兴大曲。是一款可怜的老八名酒。自从高端水井坊被剥离后,全兴大曲就再也没有恢复过。
全兴大曲以低端为主,水井坊全是高端。
自从分道扬镳之后,两家酒企就走的像个瘸子,靠天吃饭!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出去散散步,但天气变化时容易摔倒。
8、这个世界的缘分,中国优质酒
自从高沟成为世界名酒后,这款酒开始与消费者形成良好的关系。
在包邮区广大群众的支持下,金石园发展迅速。
洋河国有化的时候,挖了洋河大本营的一角。
可见,只要锄头打得好,就没有挖不开的角落。
近两年,金石园也在尝试国有化,但速度较慢。
9、衡水老白干,大臣优秀
衡水老白干这几年日子不好过。高端产品被民族知名品牌打压,低端产品被牛栏山、博芬冲击。
通过收购丰联酒业迈出了国有化的第一步。
这一步不是很顺利,武陵、文王、功夫、乾隆嘴都有不同的发展。
衡水老白干有老白干香,五菱是酱香,文王、孔子、乾隆醉是浓香。
几家酒企无法形成合力,根本没有达到1+4=5的效果。
衡水老白的未来之路依然艰辛。
五、站住
有些葡萄酒公司无法国有化,或者刚刚开始尝试。
这些酒企大多是区域性酒企,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都不是很高。
他们的影响力大多局限于当地酒厂及周边省市。
近年来,随着茅台酒价格的飞涨,不少区域茅台酒企业开始大规模招商引资,试图加快国有化步伐。
国泰、钓鱼台、丹泉等名不见经传的老牌酒企都开始飞速发展。
这些葡萄酒公司是:
西北伊利特、青青大麦酒、金辉酒
安徽英甲贡酒,口窖,金籽
河南仰韶和洛阳杜康
山东景芝、古北春、云门酒
湖北稻花巷、白云边、枝江大曲、茅浦(京九旗下)
江西遗址与李杜
东北的北大仓和北大荒
贵州国泰、钓鱼台、珍酒、金沙角酒
广西丹泉
江苏汤沟
四川的炭酒、徐府、小角楼、玉蝉、江口春、三溪等……
六、衰落与复苏
上述酒企要么是全国知名品牌,要么是区域强势品牌。
此外,还有一些葡萄酒公司曾经辉煌,后来没落。
他们是:
老八名酒之侗酒
十七名酒中的宝丰酒和松鹤良液
贵州雅西酒窖酒、平坝酒窖酒、贵州春酒
七、总结
中国白酒按照品牌影响力大致分为六个等级。
一楼茅台已经超越白酒级别,成长为金融投资产品。
第二层,五粮液,仅次于茅台。
第三梯队,已经实现国有化或正在加速国有化的葡萄酒企业。
四楼是一家在国有化道路上实力雄厚的区域性葡萄酒公司。
五楼是一家区域性葡萄酒公司。
六楼曾经辉煌,如今衰落,仍有一些有影响力的葡萄酒公司。
受疫情影响,酒企发展两极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。
目前,葡萄酒企业进入存量竞争状态,龙头企业量价齐升,央企压力明显,下级企业入市加速。
1、2、3楼酒企价格强势,4、5、6楼酒企可能因业绩压力而出现价格松动。
很多酒企正处于十字路口,面临生死考验……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zhaobaijiu.cn/536.html
版权声明:转载文章删除请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