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找白酒】

外国人喝得惯中国白酒么?

18年去德国访学,期间去一家荷兰公司交流两礼拜,荷兰人挺热情,不多时大家都成了朋友。临别时请他们去中餐馆吃饭,把从国内带的茅台拿出来了。部门主管开始说只尝一小杯(就是茅台包装里带的那个小杯),说是要开车不能喝多。喝完一小杯后尝出味了,看着其他人也喝得不亦乐乎,开始苍蝇搓手,偷偷跟我说,给他再来一杯……等到喝第三杯的时候,掏出手机给他老婆打了个电话,意思是坐地铁过来帮他开车,然后又是苍蝇搓手,请求换个大点的杯子……就这样,5个人干光了两瓶,当然都没喝尽兴,说等他们到了中国还要喝这个。期间餐馆老板也过来蹭了两杯,跟那帮老外说这酒在荷兰卖400欧,我估计就冲这个价格,老外从心理上也喝的惯了。


20200731,应知友的要求更一下。


首先谢谢各位知友的赞同和评论,刚来知乎不久,到现在还没想明白这半个月前的回答会引起这么多关注,估计各位都是爱酒之人啊。关于老外怎么看中国酒,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经历和看法,我也就那么一点经历,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图个乐呵。评论里有知友想听的二锅头的故事,这个不是我的亲身体验,而是我老爷子在伊尔库茨克的一段经历。


先说说背景,老爷子是空军运输机飞行员,91年发动机到寿命,带了两个机组开去伊尔库茨克原厂翻新(那个时候,螺旋桨发动机都翻新不了,唉……)。空军飞行员,你懂得,没哪个不喝酒,也都知道毛子酒伏特加不好喝,所以基本上每个人都带了几箱(又不是民航带多少都没限制)。据老爷子回忆,当时他带了二锅头、四特、黄鹤楼135,那都是准备送人的,带着自己喝的是泸州老窖特曲。


到厂里后,毛子请机组吃了饭,但只喝了些红酒。饭后,中方表示感谢,给俄方送了点小礼物。老爷子给厂书记送的就是瓶二锅头,还有一些中国饮料,书记可能没见过,但看到二锅头56°,咧开嘴竖了个大拇指,撕吧洗吧,好啦绍!

第二天,伊尔库茨克办事处(当时还没领事馆,但办事机构还是有的,都是大使馆的工作人员)请机组和工厂吃饭,自带的中国酒,什么酒老爷子记不清了,好像是尖庄,但当时有个场景老爷子记得很清楚。那个书记把酒要过来,倒在酒盖里,拿火柴点着了,又是咧开嘴,好啦绍!老爷子酒量还是不错的,喝了不到一斤,摇摇晃晃回去了,毛子的情况嘛,他记不清了……说有些毛子酒量很大,那天差点扛不住。


工作开展起来后,为了表示友好,机组隔两三天请厂里的技师来宾馆喝酒,也没什么下酒菜,都是些国内带过去的花生米、蚕豆、锅巴、榨菜之类的,偶尔也从酒店餐厅搞几个菜。到后来,技师有事没事的自己来宾馆找机组,聊几句工作聊着聊着就喝开了。老爷子说,有天那个书记带着翻译来找他,谈会儿正事,拿出个军用望远镜,还有几个耳机要送给老爷子,咧着嘴说上次送他的酒,他拿来招待客人,太好喝了,然后搓着手问还有没有,能否再给他一瓶。老爷子也爽快,当即又拿了几瓶二锅头和135给他们。后来嘛,日子就这样,工作之余就是喝酒,不到20天机组的酒全造光了,当然也换了不少稀缺的军用品,老爷子给我了一副俄罗斯海军的军用蛙人脚蹼,那真是爽翻天了!


老爷子自己的口粮舍不得,泸州老窖一直藏着,其他酒造光了就买当地的伏特加,一直到最后几天,机组一起吃饭的时候才拿出来,自然也少不了飞机厂的人,更是少不了那个书记。几顿喝下来,那书记搓着手说泸州老窖最好喝……还有不少毛子觉得四特不错。所以,中国高度白酒还是有老外喜欢,也能尝出味儿来。上面请荷兰人喝茅台的时候,席间有个20多岁的小伙就说,第一口是酸、辣、尖(我记得他用的sharp这个词),到后面就是甜,厚,越喝越好喝,这基本上跟我喝茅台的感受差不多。

哦忘了说那个俄方翻译,在中国工作过几年,有次偷偷问我老爷子带了五粮液没有,没见过中国酒的毛子可能觉得二锅头不错,但见过世面的,还是喜欢中国的高端酒啊。
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zhaobaijiu.cn/12.html

版权声明:转载文章删除请联系